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地表探槽断裂岩岩石磁学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不同滑移机制
Fault-rock Magnetism from the Earth Surface Trench Reveals the Different Slip Dynamics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Surface Rupture Zon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2]台北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学研究所 [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基 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项目(J1312);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WFSD);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4075801;1212011220264);自然科学基金(41520104006;41330211;41202143)联合资助的成果
年 份:2015
卷 号:89
期 号:12
起止页码:2250-226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JST、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岩石磁学能揭示岩石的磁性矿物组合,通过断裂岩不同的磁性矿物组合可揭示地震过程中磁性矿物变化、地震摩擦温度及地震滑移机制等基础地震地质问题。2008年Mw 7.9级汶川地震使两条断裂带同时发生地表破裂,包括映秀-北川和灌县-安县断裂地表破裂带,破裂带上地震断裂岩为岩石磁学提供了大量的研究对象。本研究主要以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上两个探槽内断裂岩为对象,包括映秀-北川地表破裂带上的八角庙探槽和灌县-安县地表破裂带上的九龙探槽,结合目前已发表的地表及WFSD-1孔的研究成果,从岩石磁学角度探讨汶川地震断裂带经历的地震滑移机制:1综合映秀-北川地震断裂带上八角庙探槽和其它位置的断裂岩岩石磁学研究,结果显示该地震断裂带附近断层泥的高磁化率源于新生的亚铁磁性矿物,如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等,故映秀-北川地震断裂曾经历高温快速热增压地震滑移机制;2灌县-安县地震断裂带上九龙探槽内断层泥略低的平均磁化率源于其铁的硫化物含量比断层角砾及侏罗纪砂岩多,铁的硫化物可能源于地震过程或断裂岩抬升到地表后的地表作用,如果断层泥中铁的硫化物多含量源于地震过程,则灌县-安县地震断裂带曾经历低温慢速机械润滑地震滑移机制;3两条断裂经历的不同地震滑移机制可能受控于断裂深部结构,如断层产状,映秀-北川地震断裂带的陡倾角易产生高温快速地震滑移,而灌县-安县地震断裂带的缓倾角更易产生低温慢速地震滑移。
关 键 词:汶川地震 映秀-北川地震断裂 灌县-安县地震断裂 岩石磁学 地震滑移机制
分 类 号:P31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