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脏象的含义与肝脏象理论的历史演变    

The Connotation of Zang-xia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of organ manifest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成卫[1] 王庆国[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北京100029

出  处:《世界中医药》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研究(编号:2011CB505100)

年  份:2015

卷  号:10

期  号:11

起止页码:1641-164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S、JST、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目的:分析肝脏象理论演变的历史过程以及关键影响因素。方法:从理论的构建方法分析概念的含义与理论的结构。即通过历代阴阳五行学说分析脏象的含义,通过脏象含义分析肝脏象理论的内容与结构。结果:1)汉唐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为精气学说,脏为库藏、象为气象,肝储藏少阳、木气,与春通应而化生爪、筋、目等,舍魂,在腑合胆,外有足厥阴肝经。2)宋明及清代中早期,《太极图说》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宇宙发生论,脏为本体、象为"用象",肝为厥阴风木、内寄相火,相火疏泄从肾精不断扩展到二便、水液、情志、脾胃等。3)清代末期至今,当代中国哲学将阴阳五行学说定义为事物与现象的属性与关系,脏为本质、象为现象,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体阴用阳成为肝脏象理论核心性内容。结论:肝脏象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与阴阳五行学说发展同步,理论内容由不同历史时期脏象的含义决定。意义:探索二者关系,无论对于肝脏象理论的学术发展史,还是脏象及中医理论研究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脏象 肝  历史演变

分 类 号:R256.4]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