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施氮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田土壤硝态氮、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Effects of nitrogen rate on soil nitrate-N,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double-ridge furrow sowing with full plastic film mulching for maize in dry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唐文雪[1] 马忠明[2] 王景才[3]

机构地区:[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3]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定西741100

出  处:《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基  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20100314-7)

年  份:2015

卷  号:33

期  号:6

起止页码:58-6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中施肥不科学和氮肥利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土壤硝态氮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采用2011—2012年两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0、135、180、225、270 kg·hm^(-2)和360 kg·hm^(-2)六个施氮量,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先增加后降低。2011年施氮量180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为4 922.22 kg·hm^(-2),显著高于N135,与N225、N270差异不显著;2012年施氮量225 kg·hm^(-2)时,玉米子粒产量达到最大,为10 267.06 kg·hm^(-2),与对照及其它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硝态氮累积量在200 cm土层中随氮素投入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种植年限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增大。2011年N180、N225、N270、N360处理间硝态氮累积量差异均不显著,但显著高于N135处理;2012年各施氮处理间硝态氮累积量差异相互显著,N360累积量高达615.50 kg·hm^(-2)。玉米氮肥吸收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氮肥吸收利用率达到25.13%。适宜的施氮量能提高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并且200 cm土层内硝态氮累积量较低,对环境的潜在危害较小。

关 键 词:施氮量 春玉米 硝态氮累积量  全膜双垄沟播栽培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分 类 号:S143.13] 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