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首例非洲猪瘟诊断研究    

Diagnosis of the First African Swine Fever i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颖[1] 缪发明[1] 陈腾[1] 周鑫韬[1] 李楠[1] 吕宗吉[2] 张静远[1] 刘晔[1] 张国军[3] 张守峰[1] 扈荣良[1]

机构地区:[1]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长春130122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佛山528231 [3]吉林和元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松原138000

出  处:《病毒学报》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17YFD0502300),题目:烈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研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号:2017YFD0500601),题目:猪重要疫病免疫防控新技术研究~~

年  份:2018

卷  号:34

期  号:6

起止页码:817-8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7_2018、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针对我国首次发生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根据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剖检变化、病原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诊断研究。流行特点上,发病猪主要以育肥泔水猪为主,和国外报道的家猪非洲猪瘟流行特点相似;临床表现以高热、呕吐、皮肤发绀为典型,可有便秘或腹泻,粪便带有粘液或便血等症状;剖检以脾脏显著肿大、发黑变脆为典型特征,并伴心、肾、膀胱、小肠、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出血;电镜观察肝脾组织悬液上清可见大小180~200nm具有多层囊膜结构的病毒颗粒;定性诊断目前以PCR和实时PCR较为可靠。综上认为,临床表现对于非洲猪瘟病例排查具有重要意义;剖检变化尽管不十分特异,但可以缩小排查范围,对确立初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在完成上述初步诊断基础上,应尽快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完成确诊。

关 键 词:非洲猪瘟(ASF)  疑似诊断  确定性诊断  

分 类 号:R7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