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煤层气井排采液面-套压协同管控——以沁水盆地樊庄区块为例  ( EI收录)  

Cooperative control of working fluid level and casing pressure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a case study of Fanzhuang block in Qinshui Bas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刘世奇[1] 赵贤正[2] 桑树勋[3] 杨延辉[2] 李梦溪[2] 胡秋嘉[2] 杨艳磊[2]

机构地区:[1]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研究院,江苏徐州221116 [2]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河北任丘062552 [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出  处:《石油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330638、No.41402135、No.41272154);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1ZX0506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13E-2205)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B11

起止页码:97-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5301741756)、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以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直井排采管控为研究实例,以排采工程数据为主要依据,探讨各排采控制阶段流体流动形态与煤储层伤害机制,揭示排采液面一套压协同控制过程,并基于煤层气井排采曲线分析和高产气井排采参数统计,获得排采液面-套压协同控制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樊庄区块煤层气井需经历“以液为主-气、液混合-以气为主”的排采控制过程以及排水降液面阶段、憋压阶段、产气量上升阶段、稳产阶段和产气量衰减阶段5个排采控制阶段,其中,排水降液面阶段、憋压阶段、产气量上升阶段是流体流动形态转变和储层伤害的易发阶段,也是排采管控的关键阶段。排水降液面阶段以日产水量为控制参数,以井底流压为评判指标,采取缓慢、长期的排采原则;憋压阶段以日产水量和套压为控制参数,以憋压、稳定动液面的方式实施管控;产气量上升阶段采取适当憋压、提升动液面的控制原则,保持套压高于0.2MPa,控制日产水量缓慢降至0.2~0.5m。,使动液面深度回升至煤层中部以上10~50m;稳产阶段需适当憋压,稳定动液面在煤层以上,并维持排采作业稳定;产气量衰减阶段尽量避免较大幅度的排采制度调整,使产气量、产水量平稳下降。

关 键 词:煤层气井 排采 动液面 套压 协同管控  樊庄区块  

分 类 号:TE34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