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荒漠草原不同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    

Distribution of soil nutrient and microbial biomass in rhizosphere versus nonrhizosphere area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in desertified stepp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阳[1] 刘秉儒[1]

机构地区:[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14015)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22

起止页码:7562-75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通过对宁夏荒漠草原6种地带性优势物种长芒草、蒙古冰草、甘草、牛心朴子、黑沙蒿和苦豆子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植物根际养分的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6种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富集效应,根际富集率大小依次为菊科(黑沙蒿)>豆科(苦豆子、甘草)>禾本科(长芒草、蒙古冰草)>萝藦科(牛心朴子);全磷(TP)在根际和非根际中无显著差异(P>0.05),其它土壤养分及理化指标在根际中均表现出显著富集(P<0.05),土壤养分中以有机碳(SOC)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土壤有效态养分较全量养分对植物根际微小的变化响应更为灵敏;不同荒漠植物根际与非根际SOC与全氮(TN)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N与碱解氮之间呈极显著线性关系(P<0.01),TP与有效磷(AP)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荒漠植物土壤有效养分在根际存在一定的富集,灌木和豆科植物的根际效应的大于禾本科植物,它们通过降低根际pH值可以提高根际养分,有利于在脆弱环境下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

关 键 词:荒漠草原 植物根际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 空间分布  

分 类 号:S812.2[草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