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压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研究    

Evaluation of Right Ventricular Myocardial Function of COPD Patients With Normal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by 2D-STI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莫为春[1] 张志华[2] 郑凤雅[2] 张熙[3] 申捷[4]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急诊科,上海市201508 [2]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心脏超声科,上海市201508 [3]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肺功能科,上海市201508 [4]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上海市201508

出  处:《中国全科医学》

基  金: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局资助项目(JSKJ-KTMS-201201)

年  份:2015

卷  号:18

期  号:32

起止页码:3936-39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_E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估肺动脉压正常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于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治疗的肺动脉压正常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COPD组),另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基础心率、体表面积等临床资料,记录心血管疾病史。采用GE Vivid 7超声诊断仪采集受试者平静呼吸时3个心动周期心尖四腔二维动态影像,记录常规超声参数。将动态影像导入Echo PAC工作站,应用2D-STI分析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记录右心室游离壁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长轴应变。结果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Dd)、右心室收缩期内径(RVDs)、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E峰、E/A比值、E峰减速时间(DT)、右房室瓣环运动速度(e')、E/e'及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右心室壁厚度(RVWH)和A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及整体长轴应变功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压正常的COPD患者右心室长轴应变功能已经开始减弱,2D-STI可早期发现其右心室功能的轻微改变。

关 键 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 心室功能,右  高血压,肺性  

分 类 号:R563.9]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