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核磁共振研究致密砂岩孔隙结构的方法及应用  ( EI收录)  

Characterization of pore structure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using a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爱芬[1] 任晓霞[1] 王桂娟[1] 王永政[1] 江凯亮[1]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出  处:《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44);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8028);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2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304232)

年  份:2015

卷  号:39

期  号:6

起止页码:92-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60101761336)、IC、INSPEC、JST、PA、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核磁共振的原理,推导T2弛豫时间与孔隙半径的关系,由孔喉比将孔隙半径转换为喉道半径,结合压汞喉道半径分布,利用插值和最小二乘法,将岩心100%饱和水的核磁共振乃谱转换为孔喉半径分布,并将核磁孔喉分布曲线应用到油田开发评价中。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为例,结合岩心驱替试验,利用转化的核磁孔喉分布对研究区块储层的孔隙结构、可动流体和可动油分布以及可动流体喉道半径下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块孔隙结构复杂,发育微米级和纳米-亚微米级孔喉,孔喉半径均值在0.095~1.263μm,0.001~0.01μm的孔喉内束缚流体分布较多,可动流体主要分布在喉道半径大于0.01μm的孔隙内,水驱主要动用喉道半径大于0.1μm的孔隙内的油,研究区可动流体喉道半径截止值平均为0.013μm。

关 键 词:低渗油藏 核磁共振 高压压汞  孔隙结构 可动流体

分 类 号:TE34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