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膝关节后内、外侧倒“L”形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解剖学比较    

Anatomical comparison between ppoosstteerriioorr medial and lateral inverted L-shaped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ppllaatteeaauu fracture involving posterior colum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丁惠锋[1,2] 俞斌[1,2] 禹宝庆[1,2] 敖荣广[1,2] 黄晓微[1,2] 顾龙殿[1,2] 施继飞[1,2] 黄建明[1,2]

机构地区:[1]上海市浦东医院 [2]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骨科,上海201399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基  金:浦东新区卫生系统重点学科群建设资助项目(项目编号:PWZxq2014-03)

年  份:2015

卷  号:8

期  号:4

起止页码:335-3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ZGKJHX、普通刊

摘  要:背景:胫骨平台骨折时,如膝关节呈屈曲位受到股骨髁的撞击,易导致胫骨平台后柱发生骨折。有人提出后侧入路可使骨折更好地暴露。本文对两种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后侧入路进行解剖学对比。目的:通过对新鲜尸体膝关节后侧进行解剖,比较在胫骨平台后柱骨折中膝关节后内侧和后外侧倒"L"形入路的解剖情况。方法:选取新鲜成人尸体标本6例,男4例,女2例,由同一名医师对其左右膝关节后侧分别行内侧和外侧倒"L"切口,进行解剖,并对解剖过程中不同窗口进行测量、拍照。结果:右膝外侧窗暴露高度明显大于左膝([7.86±1.31)cm vs(4.35±1.79)cm,P<0.05],而两膝外侧窗暴露的宽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膝中间窗暴露高度和宽度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可最大范围暴露后侧平台(P>0.05)。内侧窗高度和宽度也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膝关节后内、外侧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可以有效暴露骨折端,并且外侧倒"L"形入路对外侧窗可更好地暴露,便于复位和内固定。

关 键 词:胫骨骨折 膝关节 解剖学  

分 类 号:R687.3] R322.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