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远源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及控制因素——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Architecture analysis and controlling factor on far source sandy braided river reservoir-A case study of Qinhuangdao32-6 oilf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 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2011ZX05038)
年 份:2016
卷 号:23
期 号:1
起止页码:46-5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PA、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秦皇岛32-6油田NmⅡ_(2-4)小层属于远源砂质辫状河储层,依据Maill河流构型分类方案对其进行构型单元的划分,并分析各级构型单元的成因、特征、识别方法和拼接关系。5级构型单元为整个辫状河道;4级构型单元包括河道、心滩及河漫滩3个微相级单元,纵向上存在河道-心滩-河漫滩、河道-河道、河道-心滩-河道和河道-心滩-河漫滩-河道4种拼接方式,横向上存在河道-心滩、河道-河漫滩和心滩-河漫滩3种拼接方式;在3级构型单元划分中,把河道单元划分为河底高能滞留单元、下部高能充填单元、中部加积单元及顶部低能废弃单元4个单元;心滩划分为垂积体和落淤层2个单元,河道单元内部的4个3级构型单元在纵向上有滞留-充填-加积-废弃-滞留型、滞留-充填-加积-滞留型、滞留-充填-滞留型3种拼接模式;心滩单元垂积体间的接触关系分为接触型和隔离型2类。储层构型特征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条件、水体能量及物源供给量、沉积基准面升降和构造运动。
关 键 词:远源砂质辫状河 构型单元 拼接模式 控制因素 秦皇岛32-6油田
分 类 号:TE112.2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