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载畜量研究    

Seasonal evaluation of nutrition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grazing pastures in the Three- River Source Reg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孙鹏飞[1,2,3,4] 崔占鸿[1,2,3] 刘书杰[1,2,3] 柴沙驼[1,2,3] 郝力壮[1,2,3] 王迅[1,2,3]

机构地区:[1]青海大学,青海西宁810016 [2]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16 [3]青海省放牧家畜营养与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海省高原放牧家畜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 [4]莒南县检验检测中心,山东莒南276600

出  处:《草业学报》

基  金:青海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014-NS-112);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3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3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081);青海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2013-Z-Y03)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4

期  号:12

起止页码:92-1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究三江源区不同季节放牧草场天然牧草营养供给潜力和载畜量,选用3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年大通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和体外产气法,结合产草量对放牧草场牧草进行综合评定并确定其载畜量。结果表明,1)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可食风干草的最高产量分别为(123.83±17.88),(256.88±29.90)和(246.83±66.73)g/m2。2)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的最高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12.69±0.13)%,(10.54±1.22)%和(8.65±0.64)%,其含量随牧草生长而逐渐降低;夏、秋及冬春草场天然牧草EE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95±0.10)%,(4.38±0.17)%及(3.74±0.70)%;NDS含量的变化趋势与CP一致,而NDF和ADF含量的变化与CP相反,随牧草生长含量不断增加。3)体外发酵p H和氨氮浓度均在正常范围内;夏季草场牧草的48 h产气量、24 h产气估测消化能(DM)、代谢能(ME)和有机物质降解率(OMD)的最大值分别为(57.50±4.27)m L、(9.32±0.59)MJ/kg、(7.98±0.62)MJ/kg和(57.93±3.23)%;秋季草场牧草分别为(54.67±5.35)m L、(8.83±0.64)MJ/kg、(7.47±0.68)MJ/kg及(55.26±3.52)%;冬春草场牧草分别为(58.83±4.51)m L、(9.56±0.60)MJ/kg、(8.24±0.63)MJ/kg及(52.69±5.14)%。4)无补饲条件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分别按数量载畜量、数量载畜量和DCP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7.05,19.51和2.47SU/hm2;有良好补饲情况下,夏、秋及冬春天然放牧草场载畜量按DCP载畜量、ME载畜量和ME载畜量核算放牧科学,其最适载畜量分别为14.85,29.00和5.03 SU/hm2。因此,三江源区牧草产量和品质季节性差异大,能-氮不平衡,通过补饲可以使夏、秋及冬春放牧草场的载畜量分别提高1.1,0.5和1.0倍左右,有利于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

关 键 词:三江源区  天然牧草 体外产气法 营养价值 载畜量

分 类 号:S816.15] S81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