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Ni、Ti单独/复合掺杂对MgH_2组织结构与解氢性能的影响及机理  ( EI收录)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Ni and Ti Single-/Co-doping on Microstructures and Dehydrogenation Properties of MgH2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健[1,2] 孙立芹[2] 毛聪[1] 龙春光[1] 陈荐[3]

机构地区:[1]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工程车辆轻量化与可靠性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14 [2]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低维材料及其应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湘潭411105 [3]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14

出  处:《材料导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103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4JJ3086);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5NG005)

年  份:2015

卷  号:29

期  号:22

起止页码:91-9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IC、JST、RCCSE、SCOPUS、UPD、ZGKJHX、核心刊

摘  要:镁氢化物(MgH_2)解氢温度偏高是目前制约其实际应用的主要瓶颈。采用机械球磨方法制备了MgH_2、MgH_2-10%Ni、MgH_2-10%Ti、MgH_2-15%Ni-5%Ti(质量分数)四种不同储氢体系,借助XRD、SEM、DSC等检测手段表征了不同体系的组织结构与解氢性能,并就Ni、Ti单独与复合掺杂对MgH_2解氢性能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i、Ti单独掺杂时,较纯MgH_2球磨体系而言,MgH_2颗粒与晶粒尺寸减小且均匀,颗粒团聚现象缓解,初始解氢温度明显降低,其原因在于少量Ni、Ti原子固溶于MgH_2基体,导致其晶格变形、结构稳定性降低,其中,Ni的固溶效果尤为明显;而Ni、Ti复合掺杂时,由于球磨过程中NiTi新相的出现,导致MgH_2颗粒与晶粒细化效果较单独掺杂时有所减弱,然而球磨体系的初始解氢温度较单独掺杂时却进一步降低,实现了Ni、Ti两种元素的协同固溶效应。

关 键 词:镁氢化物  过渡金属 掺杂  组织结构  解氢性能  

分 类 号:TG139.7[材料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