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上海市2012-2013年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监测    

Surveillance for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il in Shanghai, 2012-2013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汤泓[1] 李勇[2] 张平平[3] 郭家胤[6] 黄峥[1] 许浩[1] 侯琦[4] 王传清[5] 曾玫[5] 金汇明[6] 胡家瑜[6] 史贤明[7] 张建民[7] 阚飙[8] 熊衍文[8] 赵爱兰[8] 冉陆[8] 许学斌[6]

机构地区:[1]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051 [2]上海市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上海科玛嘉微生物技术中心 [4]上海和睦家医院 [5]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6]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7]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8]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  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基  金:国家“863”项目(2012AA1016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4215.003,2012ZX10004201);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1U2GGH000961-01,5u2GGH000961-02);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和计生委课题(20134GW24001);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和计生委课题(普KW12314)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11

起止页码:1263-126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 基于临床医院开展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人群监测,探讨公共卫生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需求的直接技术指导的实践模式.方法 设立哨点医院,以标准化方法筛选和鉴定DEC菌型;构建DEC流行特征基线;对疑似暴发病例开展基于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2012-2013年选择上海地区4家哨点医院检测7 204份腹泻标本确认的712例DEC感染病例,阳性率为9.9%.其中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感染351例;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感染292例;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感染32例;产志贺样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EHEC)感染6例;DEC混合感染31例.EPEC感染以1~5岁儿童最多见,菌型均为aEPEC;ETEC流行峰值在8月,阳性率>20%,感染病例2012年聚集于1 ~ 28日龄和2013年的20 ~ 60岁人群(P<0.05),菌型以耐热肠毒素(ST)型最多(59.6%),其次为不耐热肠毒素(LT)型(27.8%)和ST/LT型(12.6%);2013年儿童感染EIEC病例明显增加(P<0.01);未监测到EHEC O157:H7,但确认2例EHEC O26:H11(eae-hlyA-stx1a)儿童病例;调查确认2012年上海地区15例新生儿ETEC聚集性感染病例与四川省自贡市新生儿病例属于同一克隆(STh-CS21-CFA/I-ClyA-EatA-ST2332-SHNL0005).结论 上海地区DEC型谱特征已发生改变,ETEC对新生儿院内感染和食源性感染性腹泻构成潜在暴发风险,需加强实验室主动监测.

关 键 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 人群监测  暴发  

分 类 号:R37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