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页岩变形过程中表面红外辐射演化规律探究
Study on the Evolution Law of Infrared Radiation on the Surface during Shale Deformat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Yang Shaoqiang;Yang Dong;Wang Guoying;Chen Dachang;Zhang Jieying(Min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aiyuan030024,P.R.China;Baise Baikuang Group Co.Ltd.,Baise,Guangxi533000,P.R.China)
机构地区:[1]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太原030024 [2]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533000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4206;U1261102;51374257)
年 份:2019
卷 号:15
期 号:1
起止页码:211-21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7、CSCD、CSCD2019_2020、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探寻含裂隙岩体变形失稳过程中表面红外辐射演化规律,对沉积类岩石油页岩内部原生孔隙裂隙进行CT扫描定位,以单轴压缩过程中红外监测实验为例证,探究其表面红外辐射温度演化规律,并以表面辐射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及变异系数三个统计量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于花岗岩、大理岩、砂岩等完整岩石单轴压缩过程中表面温度随应力增加表现为上升现象,含孔隙、裂隙岩石油页岩表面温度随应力增加则表现为下降;但临近试件发生破坏,二者均会产生温度陡然升高的现象;(2)平均温度与最高温度曲线具有共性特征,随载荷增加,二者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即快速下降阶段-缓慢下降阶段-快速上升阶段,且最高温度曲线临近破坏具有更高的敏感性;(3)变异系数曲线可以较好地反应试件表面辐射温度离散程度,随应力增加,首先表现为快速增长,随后进入相对稳定期,临近破坏时刻再次出现快速增长;稳定期后变异系数曲线的快速增长预示岩石破坏;(4)油页岩变形失稳过程中表面温度下降与其内部气体逸出及孔隙、裂隙坍塌破坏相关。原生裂隙在加载初期表现为温度降低,临近破坏时该区域则转变为升温区。该研究为预测沉积类岩体特别是含有天然裂隙岩体变形失稳过程中表面红外辐射变化规律提供了新的内容。
关 键 词:页岩 红外辐射 变形失稳 单轴压缩
分 类 号:TU4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