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作为冬季风强度指标的再研究:与器测数据的对比
RE-ANALYSIS OF SENSITIVE GRAIN SIZE OF COASTAL MUDDY SEDIMENTS AS PROXY OF WINTER MONSOON STRENGTH:COMPARISON WITH INSTRUMENTAL DAT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极地环境研究室,合肥230026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230029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472149)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10CB428902)共同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6
起止页码:1393-140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中国近海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已被广泛用于重建东亚冬季风强度,但目前敏感粒径序列与器测数据的对比研究较少,且近年不断有学者对一些区域泥质沉积物敏感粒径的指示意义提出不同观点.本文利用北黄海西部泥质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和长江口泥质区的3根沉积柱,以210Pb、137Cs测年以及沉积物敏感粒级分析方法,分别获得了过去100余年三孔高分辨率敏感粒度组分的变化序列,并与器测西伯利亚高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3个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组分的平均粒径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其中南黄海中部与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但与北黄海西部泥质区沉积物敏感粒径序列变化趋势相反;3条序列均与指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西伯利亚高压序列变化趋势不同.进一步分析表明,3条序列与冬季风指标序列变化不一致的原因可能在于:北黄海西部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沉积物为冷涡沉积,受沿岸流影响可能较小;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受河流径流等的影响较大.由此可见,泥质区沉积物的沉积特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利用泥质沉积物敏感粒级的平均粒径作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替代指标时需谨慎,应考虑沉积物所在区域的成因机制,尤其是环流体系及河流输沙等因素的影响.
关 键 词:近海泥质区 敏感粒级 西伯利亚高压 东亚冬季风 器测数据
分 类 号:P736.21] P732[海洋科学类;海洋工程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