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市场细分——基于游憩动机的因子-聚类分析  ( EI收录)  

Segmentation by Visitor Motivation in Fuzhou National Forest Park:A Factor-Cluster Approach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杨建明[1] 余雅玲[2] 游丽兰[3]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福州350108 [2]黎明职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泉州362000 [3]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福州350108

出  处:《林业科学》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A类重点项目(JA13086S)

年  份:2015

卷  号:51

期  号:9

起止页码:106-1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游客市场细分可以帮助旅游企业有效区分游客群体,了解主要游客的消费特征,进而为市场定位和市场营销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本研究尝试对福建省最负盛名的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进行市场细分,研究结论可以为当地森林旅游管理者改善公园的经营管理和制定合适的营销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对431位游客进行问卷调查,并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量化分析,涉及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信度和效度检验、探索性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别分析、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等。【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以中低收入的中青年游客群体为主,省内游客占多数,省外游客亦占有一定比例。探索性因子分析表明,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游客的游憩动机可以归纳为6个构面,根据各公因子所包含问项的共同特征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各构面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回归和学习自然>逃避现实>康乐与求知>探新求奇>兴趣爱好>享受乐趣。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K-均值聚类方法根据被调查对象在6个公因子构面的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发现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可以划分为3个细分市场,判别分析验证了上述聚类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三大游客群体分别命名为"多目的寻求型游客群体"、"自我提升型游客群体"和"满足兴趣爱好型游客群体"市场,其所占比例分别为35.50%,35.03%和29.47%。对调查对象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揭示,三大游客群体在职业和个人收入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客源地、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4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结果显示,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可以细分为3个群体,其中自我提升型游客群体以无固定职业和低收入者所占比例较大,在康

关 键 词:森林游客  游憩动机 市场细分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分 类 号:F590.75[旅游管理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