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三种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养殖效果
Characterization of Water Quality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Pacific White Leg Shrimp Litopenaeus vannamei Reared in Three Culture System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大连海洋大学农业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2]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辽宁盘锦124200
基 金: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科技计划项目(2015025);大连市科技兴海专项资金项目;大连海洋大学蔚蓝英才工程资助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28
期 号:5
起止页码:12-1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CAB、CAS、IC、WOS、普通刊
摘 要:本实验研究日常规换水(1次,总水体的1/3)、循环水和"生物絮团"三种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模式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对虾的存活与生长。在水温22~28℃、溶氧6mg/L左右、盐度6.8~8.9条件下,将体长为(2.70±0.15)cm的仔虾分为3组,饲养在6个容积为200L的圆形水槽中,每槽30尾(167尾/m3),养殖80d。结果表明:3组水中氨氮含量均先升后降,后期稳定,各组氨氮含量的峰值分别为0.68mg/L、0.39mg/L和0.83mg/L;日常规换水组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呈波动上升,中期时达到峰值1.63mg/L,而后下降至(0.85±0.03)mg/L左右波动,而循环水和"生物絮团"组的亚硝酸盐含量始终稳定在0.1mg/L左右;循环水组中的硝酸盐含量一直在累积上升,至实验结束时达到峰值3.9mg/L,而其他两组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基本未检出;3组的COD值均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生物絮团"组〉日常规换水组〉循环水组,各组峰值分别为13.33mg/L、11.41mg/L和14.41mg/L;养殖过程各组水体p H在7.6~8.6之间,日常规换水组p H维持在8.3左右,其他两组则呈下降趋势,至实验结束时出现最小值,分别为7.6和7.76。日常规换水、循环水和"生物絮团"组中对虾的存活率分别为78.33%、91.67%和93.33%,日常规换水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对虾平均出池体质量分别为(7.23±0.8)g、(7.48±0.2)g和(8.26±0.06)g,"生物絮团"组与其他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循环水 生物絮团 水质 生长
分 类 号:S968.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