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树叶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的制备及应用    

Green synthesis of iron-based nanoparticles using various plant leaf extract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梦羽[1] 翁秀兰[1] 曾慎亮[2] 陈祖亮[1]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省污染控制与资源循环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州350007 [2]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莆田351100

出  处:《环境工程学报》

基  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14080);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人才建设项目;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资助项目(FK2013-08)

年  份:2015

卷  号:9

期  号:10

起止页码:4864-487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RSC、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分别利用红背桂叶、菩提叶和龙眼叶的提取液,既作还原剂又作稳定剂,利用绿色方法制备纳米铁(E-Fe NPs、B-Fe NPs、L-Fe NPs)并用于亚甲基蓝的脱色。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对绿色合成的纳米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E-Fe NPs、B-Fe NPs、L-Fe NPs均是呈球状和均匀分布的,其粒径分别为20~40、60~80 nm和80~120 nm。FT-IR和TG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叶的提取液所含生物分子不同,XPS结果显示,不同树叶提取液合成的纳米铁的组成不同(价态和成分)。E-Fe NPs、B-Fe NPs、L-Fe NPs对亚甲基蓝(MB)的脱色率分别为99.2%、54.2%和20.8%,造成MB脱色率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纳米铁颗粒的组成成分比例及粒径有所不同。

关 键 词:绿色合成  纳米铁颗粒  植物提取液 表征  亚甲基蓝

分 类 号:X703.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