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2]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我国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战略研究"(编号:10ZD&0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干预对农户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编号:14XNH077);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贫困地区农户脆弱性与农村金融干预"(编号:201325)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10
起止页码:150-1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DFYBKZL(收录号:595162)、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农户脆弱性能够更为全面反映贫困地区农户的福利状态。采用预期贫困的脆弱性测量方法,在1 274元和2 300元两条贫困线下,首次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中国农村贫困监测调查53 271个农户微观数据对贫困地区农户脆弱性进行测量,描述了脆弱农户的家庭特征和社区特征,分析了不同地形之下汉族和少数民族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1 274元和2 300元贫困线下,农户陷入未来贫困的平均可能性分别为15.20%、49.49%。脆弱性测量和贫困测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随贫困线标准提高,脆弱性测量与贫困测量的不一致程度增大。高度脆弱农户具有较大家庭规模、人力资本不足、病人数量多、抚养比高、资产价值少的家庭特征,且更可能分布在山区、革命老区县、陆地边境县和少数民族聚居村等特殊类型贫困地区。不同类型地区农户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但冲击性事件是主要影响因素。当年有建房或买房、有婚丧嫁娶大事、有子女上大学、有大病治疗情况、旱灾等冲击性事件是各个地区农户脆弱性的共性影响因素,家庭规模、人力资本状况和房屋价值也是影响农户脆弱程度的重要因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第一,应将贫困测量和脆弱性测量方法结合起来进行贫困瞄准;第二,未来扶贫政策制定中更应关注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农户;第三,在贫困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减贫的同时还应注重降低农户的脆弱性,重点是减小冲击性事件对贫困农户福利的影响。
关 键 词:脆弱性 扶贫监测数据 贫困线 冲击性事件
分 类 号:F3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