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种植和施肥方式对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含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Patterns of Planting and Fertilization on Soil Moistur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Spring Maize on Dryl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天文[1,2] 谢永春[3] 张平良[1,2] 刘晓伟[1] 姜小凤[1]

机构地区:[1]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兰州730070 [2]中科院水保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712100 [3]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拉萨850032

出  处:《水土保持学报》

基  金:中科院水保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K318009902-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5B03);国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1460547)

年  份:2015

卷  号:29

期  号:5

起止页码:231-23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缺水和缺肥影响着半干旱地区春玉米的发展,为了探讨不同种植和施肥方式下春玉米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和利用效率,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设全膜双垄沟播(F)、半膜平作(H)和裸地平作(O)3种种植方式,配套优化施肥(OPT)、农民习惯施肥(FP)和不施肥(CK)3种施肥水平,测定了春玉米各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土壤耗水量、贮水量、含水量垂直变化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以F种植方式和OPT施肥耦合效应最优,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量均以F-OPT处理最高,分别为12 900kg/hm2,27.9kg/(hm2·mm)和246.2mm,与O-CK相比,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68.7%和106.2%;H和O种植方式下OPT施肥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并未提高(与FP相比);春玉米在灌浆期间耗水量最大,收获后F-OPT土壤水分相比播前出现亏缺,其他处理均得到补偿,其中FOPT在收获后140cm土层附近土壤含水量小于10%。因此,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下优化施肥可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长期种植不利于春玉米可持续生产。

关 键 词:全膜双垄沟播 优化施肥 旱地春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可持续生产  

分 类 号:S5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