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黄芪、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与遗传稳定性的考察    

Influences of micromolecular-aqueous extracts of Hongqi(Radix Hedysari)and Huangqi(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on proliferation and genetic stability of MSCs in vitro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倩[1,2] 贾旭东[3] 刘永琦[2,4,5]

机构地区:[1]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300 [2]甘肃中医学院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转化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四川成都610000 [4]甘肃省中药药理与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中西医结合基础室,兰州730000 [5]敦煌医学与转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060351/H2810)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19

起止页码:1724-172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_E2015_2016、IPA、JST、RCCSE、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探讨黄芪、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e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水提法结合超滤法提取黄芪、红芪中小分子物质,并筛选其促进MSCs增殖的最佳浓度。设单独培养的MSCs为对照组,黄芪、红芪最佳浓度分别培养72 h后MSCs为实验组,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四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染色体显色、计数与原子力显微镜法(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分析细胞染色体。结果:黄芪质量浓度60 mg·L-1、红芪质量浓度20 mg·L-1为最佳促进MSCs增殖质量浓度(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黄芪组、红芪组细胞呈长梭形,形态类似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黄芪组、红芪组细胞生长速度均显著增快(P<0.05);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无异常改变(P>0.05)。结论:黄芪、红芪小分子提取物分别为60,20 mg·L-1体外培养MSCs 72 h后,对其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且维持其遗传物质染色体的稳定性。

关 键 词:黄芪  红芪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染色体 AFM

分 类 号:R28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