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现代中国的家国天下与自我认同    

Family,Nation,All-Under-Heaven,and Self-Identity in Modern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许纪霖[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上海200241

出  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认同中的核心观念:以个人;国家;道德;宗教为中心"(项目批准号:11JJD770021)的中期成果

年  份:2015

卷  号:57

期  号:5

起止页码:46-5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IC、NSSD、PROQUEST、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历史转型过程之中,有过一场"大脱嵌"(great disembedding)的轴心革命。17世纪欧洲的科学革命和宗教革命之后,发生了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除魅",个人、法律和国家逐渐从神意的宇宙世界中游离出来,获得了独立的自主性,这就是"大脱嵌"。中国的"大脱嵌"发生于清末民初,自我摆脱了家国天下的共同体框架,成为独立的个人。家国天下,作为传统中国意义框架的连续体,其出发点是自我。家国作为自我与天下的中介物是相对的,而自我与天下在精神形态上可以直接沟通,其现实形态中必须经过家国。近代"冲决网罗"的"大脱嵌"革命,使得自我与天下在现实形态中也有了直接沟通的可能,但造成了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人。而国家的强劲崛起,又使得家与天下失去了对其的规约。家国天下连续体的断裂,给中国的政治生活、伦理生活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一是由于失去了社会和天下的制约,国家权威至高无上;二是由于从家国天下共同体"脱嵌",现代的自我成为一个无所依傍的原子化个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大脱嵌"之后,家国天下的秩序与现代人的自我,都面临着一个"再嵌化":自我要置于新的家国天下秩序中得以重新理解,而家国天下也在自我的形塑过程中得以重新建构。那是一个交互性的"再嵌",是一个走向理想世界的能动过程。

关 键 词:家国天下  大脱嵌  自我认同

分 类 号:K25[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