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潜力及资源利用效率比较
Comparison of potential yield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ain food crops in three provinces of Northeast China under climate chang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193 [2]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中心,石家庄05002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471408);"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20B04)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6
期 号:10
起止页码:3091-310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以东北地区喜温作物和喜凉作物的潜在种植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研究区域内65个气象台站1961—2010年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作物生育期资料,应用作物产量潜力逐级订正法,分析不同作物各级产量潜力时空分布特征,明确作物各级产量潜力受气候资源限制程度,比较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结果表明:1961—2010年,东北三省6种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高粱、谷子和大豆)的光温产量潜力呈明显的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作物气候产量潜力除春小麦外其他作物均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6种作物受温度限制的产量潜力损失率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豆受温度限制引起的产量潜力损失率最高,平均为51%,其他作物为33%-41%;因降水制约引起的潜力损失率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松嫩平原和长白山区各有一个高值区,春小麦因降水亏缺引起的产量潜力损失率最高,平均为50%,其他4种雨养作物集中在8%-10%.东北三省各作物生长季内光能利用效率在0.9%-2.7%,其中玉米〉高粱〉水稻〉谷子〉春小麦〉大豆;雨养条件下,玉米、高粱、春小麦、谷子和大豆各作物的降水利用效率在8-35 kg獉hm-2獉mm-1,其中玉米〉高粱〉春小麦〉谷子〉大豆.在光能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均较低的长白山区和小兴安岭南部地区,可采取合理密植、选择适宜品种、适时施肥、蓄水保墒耕作以及优化作物布局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关 键 词:东北三省 作物产量潜力 产量潜力损失率 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分 类 号:S162.5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