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及其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animal osteoporotic models and the evaluating method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郭鱼波[1] 马如风[1] 王丽丽[1] 唐雨晴[1] 李彧[2] 张东伟[3] 牛建昭[2]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基础医学院 [2]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3]北京中医药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SFC81273995;NSFC81274140);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项目(B07007);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5-JYB-XSO48)

年  份:2015

卷  号:21

期  号:9

起止页码:1149-115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是研究骨质疏松病理和抗骨质疏松药物作用机理的重要依据。本文详细地论述了4种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特点及原理:即(1)激素干预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包括去势骨质疏松模型、甲状旁腺切除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下丘脑垂体缺陷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和布舍瑞林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等;(2)废用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包括单侧肢体废用性模型、悬吊模型、钢板或螺钉内固定未骨折的骨骼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套筒法诱导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和石膏绷带固定诱导骨质疏松模型等;(3)营养型骨质疏松模型,包括低钙饮食诱发的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低钠诱导的骨质疏松模型;(4)其它类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包括维甲酸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链脲佐菌素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基因工程法诱导和联合造模法诱发的骨质疏松模型等。骨质疏松模型常见的评价包括密度测定法、生物化学指标法、骨形态学法和生物力学法等。衡量一种模型成功与否,必须将4种不同的指标评价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才能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骨质疏松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分 类 号:R6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