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马克思与涂尔干分工理论的差异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宋香庆[1] 徐国民[2]

机构地区:[1]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江西南昌330016 [2]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上海200237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社会分工’批判及其当代意义研究"(11YJC710060);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14DJ04)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8

起止页码:20-2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ZGKJHX、核心刊

摘  要:马克思与涂尔干关于分工理论的差异,源于他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不同。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认为旧式"分工"是导致异化的根源,提出了要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价值目标,目的是"消灭分工";涂尔干则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上,认为分工是社会统一的纽带,提出了要建立"有机生命体"的社会价值目标,目的是使分工永恒化。

关 键 词:马克思  涂尔干 分工理论 工人阶级 既得利益者

分 类 号:B0-0[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