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12年9月7日彝良地震及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研究  ( EI收录)  

Double-difference relocation of the 7 September 2012 Yiliang earthquake and its aftershock seque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王清东[1] 朱良保[1,2] 苏有锦[3] 王光明[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地球物理系,武汉430079 [2]武汉大学地球空间环境和大地测量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9 [3]云南省地震局,昆明650224

出  处:《地球物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4053);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基础研究基金(13-02-06)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58

期  号:9

起止页码:3205-322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GEOBASE、GEOREFPREVIEWDATABASE、IC、INSPEC、JST、PA、RCCSE、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提出了时域多通道相关检测函数并用其计算波形互相关走时差数据,采用双差定位法对2012年9月7日云南彝良地震和余震序列共944个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到652个重定位事件,并与目录数据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采用了多个准则对走时差数据进行筛选,确保定位结果稳定可靠.得到MS5.7主震的震中为27.516°N,103.951°E,震源深度6.9km;MS5.6主震的震中为27.543°N,104.023°E,震源深度7.27km;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序列紧缩为条带状并沿附近断裂走向分布,深度总体分布较重定位前变浅,集中分布在5~8km,地震群出现轻微倾斜.东西向、南北向、深度和发震时刻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5.2 m,43.0 m,186.7 m和0.01s,走时残差16ms.研究表明:互相关数据的结果要优于目录数据;震源深度与速度模型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确定彝良—会泽断裂为本次彝良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

关 键 词:彝良地震  双差定位 波形互相关  彝良—会泽断裂  

分 类 号:P31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