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空间关系及成因机理  ( EI收录)  

Spatial relationship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eological relics and ethnic cultural resources in western Guangxi,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黄松[1] 李燕林[2] 李如友[1,3]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桂林541001 [2]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桂林541004 [3]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杭州310018

出  处:《地理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61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MZ04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2-065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GXNSFA018004)~~

年  份:2015

卷  号:70

期  号:9

起止页码:1434-144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GEOBASE、IC、JST、PROQUEST、PUBME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作为民族地区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核心内容,地质遗迹和民族文化资源存在密切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关系,定量研究两者的空间关系,是揭示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成因机理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数量空间关系、质量空间关系和空间耦合关系3个方面,提出普适性的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空间关系定量研究方案,并以两类资源优势突出的桂西地区为典型区域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桂西地区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空间关联指数R值为0.478,其显著性检验显示两者之间数量空间关联密切;耦合协调度CI值越高表明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的质量空间关系越密切,桂西地区平均CI值为0.95,达到优质协调等级,表明两者之间具有很高的质量空间关联;耦合型资源评价值D越高表明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空间耦合关系越密切,桂西地区平均D值为1.04,靖西、平果、南丹、宜州等12县(市、区)D值较高,田林、田东、右江等部分县(市、区)D值较低,表明两者之间空间耦合关系总体密切但分布不均衡。地质遗迹与民族文化资源密切空间关系的成因机理,为始终同步进行并贯穿于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关系各个方面的两者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所阐释,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构成影响和制约民族文化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地学基因",而民族文化资源则是体现各民族对地质遗迹及其自然环境的选择与适应能力的创造物。

关 键 词:人与自然耦合  地质遗迹 民族文化资源 空间关系  成因机理  桂西地区  

分 类 号:G127] P942[地理科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