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Irrigation Scheme on Protein Content and Its Components in Wheat Grai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戴忠民[1] 张秀玲[1] 张红[1] 李勇[2] 王振林[2]

机构地区:[1]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2]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国家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出  处:《核农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667,31271661);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2KF10)

年  份:2015

卷  号:29

期  号:9

起止页码:1791-179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JST、ZGKJHX、核心刊

摘  要: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组分是影响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不同灌溉模式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积累的研究,可为小麦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在田间条件下,以2个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常规灌溉、节水灌溉、旱作栽培)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较,节水灌溉和旱作栽培均提高了成熟期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灌溉模式、品种和灌溉模式×品种对该指标的效应呈极显著水平;籽粒蛋白质产量在节水灌溉条件下显著增加,在旱作栽培条件下有一定下降,年份、灌溉模式、品种和灌溉模式×品种均对蛋白质产量有显著影响。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以及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而旱作栽培虽也能有效提高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但其影响小于节水灌溉。节水灌溉和旱作栽培条件下,2品种籽粒GS活性均表现为灌浆前期升高,而灌浆后期降低。

关 键 词:小麦 蛋白质组分 谷氨酰胺合成酶 灌溉模式

分 类 号:S5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