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中国西北干旱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Spatio-temporal change of precipitation in arid region of the Northwe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姚俊强[1,2] 杨青[3] 刘志辉[1,2,4,5] 李诚志[4]

机构地区:[1]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乌鲁木齐830046 [2]绿洲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46 [3]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2 [4]新疆大学干旱生态环境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6 [5]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乌鲁木齐830046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110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23B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0CB951001;2010CB951003);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IRT1180)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17

起止页码:5846-58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区122个气象站点1961—2011年月降水量资料,运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l非参数趋势和突变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干旱区降水量空间分布及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表明: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95.9%的站点有增湿特征,全区增湿趋势为9.31mm/10a(P<0.01),但增湿幅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祁连山亚区(38.67mm/10a)增湿最明显;从季节来看,冬季增湿具有全区普遍性,但夏季增湿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明显。全区及各亚区降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有明显的突变特征,除内蒙西部亚区外均通过了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量序列存在4、8、12a和22a振荡周期,其中22a尺度振荡周期最强,其次是12a尺度。全区32%的年份降水量属正常范围,偏干年份为24%,异常偏干年份为12%,异常偏湿和偏湿年份均为16%。20世纪70年代之前降水量略低于标准降水均值,80年代开始有区域性增湿趋势,90年代之后全区增湿均较明显,正距平年数比例由70年代的10%上升至21世纪初的80%,西北干旱区整体处于相对湿润时段,且增湿趋势明显。

关 键 词:降水 趋势分析  时空变异  干湿特征  小波分析 西北干旱区

分 类 号:S161.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