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猕猴桃溃疡病生防芽孢杆菌B2的鉴定及应用    

Iden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iocontrol Bacillus B2 Against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actinidia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邵宝林[1] 王成华[1] 刘露希[1] 张婧[1] 庄启国[2] 朱天辉[3]

机构地区:[1]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成都610041 [2]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15 [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出  处:《中国农学通报》

基  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研项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研究"(2011IK175);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自立科研项目"毛果茄Solanum viarum Dunal适生性及危险性研究"(SK201406)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26

起止页码:103-108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RCCSE、ZGKJHX、普通刊

摘  要: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毁灭性细菌病害,该病发展迅速,防治难度大,严重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为找到一种有效防治该病的方法,针对化学防治易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等特点,从猕猴桃根际土壤中分离共获得25株芽孢杆菌,采用点菌法筛选出4株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抑菌圈直径达到5 mm以上),其中B2拮抗作用最强。根据菌落(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B2为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将B2的发酵原液稀释成1×109cfu/m L的发酵液,并在此基础上依次配制50、100、500、1000、2000倍的稀释液,用于盆栽试验。盆栽试验采用喷雾法,30天后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0.45%、86.52%、80.90%、67.98%、47.19%、15.73%,60天后尽管病斑有少量增加,旧病斑有所增大,但与对照相比,病斑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大田试验结果证明,该菌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喷雾法选择B2发酵液的50倍稀释液,涂抹法选择B2发酵液的100倍稀释液,可有效降低猕猴桃溃疡病的危害。

关 键 词:蜡样芽孢杆菌 猕猴桃溃疡病 丁香假单胞菌猕猴桃致病变种  生物防治

分 类 号:S436.634.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