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特点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赵超[1] 燕红忠[2]

机构地区:[1]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 [2]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

出  处:《中州学刊》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民政府禁烟与财政政策研究"(14CJL004)

年  份:2015

期  号:8

起止页码:138-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A-PROQEUST、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民国前期,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及通商口岸。传统的农村金融组织不仅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无法满足正常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农村的现代金融机构虽然有所增加,但地区分布仍然不平衡;现代金融业对农村的渗透虽然不断加深,但其作用仍然有限;农村金融的借贷利率虽然整体偏高,但借贷期限普遍较短;各地对高利贷的称谓虽然不一而足,但变相增加利息的形式和名目大同小异。

关 键 词: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国民党统治区 农村金融 发展特点  

分 类 号:K26[历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