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网络药理学分析揭示的常用活血化瘀中药抗炎-抗血栓作用
Interaction of anti-thrombotic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reveal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3 [2]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中药新药研发中心,天津300457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4CB542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128;81303144);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TD2-5031)
年 份:2015
卷 号:50
期 号:9
起止页码:1135-114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DOAJ、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活血化瘀中成药多源于中医经方验方,抗血栓疗效及安全性有据可循,但其配伍规律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结合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IPA(ingenuity pathway analysis)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活血化瘀中成药的配伍规律和抗血栓作用机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活血化瘀中成药配伍规律,得到配伍最常用的3味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和红花(Carthamustinctorius L.)。基于IPA分析上述3味活血化瘀中药活性成分抗血栓作用机制,得到25个单体和29个血栓相关分子的作用网络关系。29个分子中有23个分子与炎症反应有关,关系最密切的炎症分子为NOS2、PTGS2、IL-6、TNF和IL-1β。由此推测,含丹参、川芎和红花活血化瘀中成药抗血栓作用,主要与其抑制炎症反应有关。抑制炎症反应,尤其是抑制炎症相关分子NOS2、PTGS2、IL-6、TNF、IL-1β及相关通路,将成为阐明含丹参、川芎和红花活血化瘀中成药抗血栓作用一个新的切入点。
关 键 词:活血化瘀 中成药 配伍规律 抗血栓 抗炎
分 类 号:R96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