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的偏误与纠正
On Deviation and Correction in the Movement of Higher Normal School to University in the 1920s and 1930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流动站
基 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14ZDA16)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4
起止页码:59-67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教育界在关于中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上存在着"综合派""中间派""独立派"等派别。"综合派"主张,"寓师范于大学";"独立派"主张,高等师范制度应独立设置。两派之间观点对立。随后,在"高师改大"运动中,出现了北京高师、北平师范大学、南京高师及东南大学等不同的学校形式。北平师范大学成为全国"硕果仅存"的师范大学,高等师范教育制度几乎崩解。随之而来的是中学师资数量短缺、素质低下,中学教育程度低落。在教育家坚持不懈的呼吁下,教育最高当局不得不于1938年颁布《师范学院规程》,可视为对此不当的中学师资培养制度的纠正。
关 键 词:高师改大运动 中学师资培养 高等师范制度 师范大学
分 类 号:G659.29[教育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