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Legumes Intercropping with Oat on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of and Grain Yiel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冯晓敏[1] 杨永[1,2] 任长忠[3] 胡跃高[1] 曾昭海[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 [2]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91 [3]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白城137000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91;31171509);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01)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41

期  号:9

起止页码:1426-143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进一步揭示豆科燕麦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设置燕麦单作、大豆单作、花生单作、大豆燕麦间作和花生燕麦间作试验,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调查大豆、花生同燕麦的产量、功能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大豆–燕麦和花生–燕麦间作优势明显,土地当量比(LER)分别为1.41~1.63和1.31~1.52。同大豆间作的燕麦除单株粒重及千粒重外,其他各产量构成因子均增加;同花生间作的燕麦各产量构成因子均高于单作燕麦,其中小穗数、穗粒数、单株粒重与单作相比差异显著;间作提高了大豆各产量构成因子,但降低了花生的结荚数及单株粒重。间作提高了燕麦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改变了叶绿素构成,使燕麦衰老延缓;间作对大豆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无显著影响;在燕麦孕穗后期至抽穗期,间作花生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单作。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间作体系均明显优于单作,其中燕麦花生间作体系显著促进了燕麦的生长发育,大豆燕麦间作体系对燕麦、大豆均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 键 词:燕麦 大豆  花生  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分 类 号:S512.6] S565.1S56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