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面源污染、碳排放双重视角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 of Cultivated Land's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China Based on the Dual Perspectiv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Carbon Emi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400715 [2]西南大学农村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重庆400715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研究"(编号:10XGL00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地区耕地利用绩效评价与补偿机制研究"(编号:12BJY08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评价与改进策略研究"(编号:11BGL055)
年 份:2015
卷 号:25
期 号:8
起止页码:18-2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CD、CSCD2015_2016、CSSCI、CSSCI2014_2016、JST、NSSD、RCCSE、RWSKHX、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在中国耕地非农化日趋加剧,耕地抛荒、撂荒、低效粗放利用等现象愈演愈烈,耕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对于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实现耕地利用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单元调查评估法及碳排放系数公式对中国耕地利用过程中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产出量进行评估,并使用非期望产出的窗式SBM模型对1993-2013年中国耕地利用效率进行重新估算,进而对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改进途径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从时间分异特征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出显著下降的变化趋势;种植业大省耕地利用低效率现象逐步增强;投入冗余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负作用最大且趋于增强;非期望产出冗余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负作用次之且趋于增强;面源污染和碳排放的过量产出与耕地利用效率提升的矛盾日益加剧。从空间分异特征来看,耕地利用高效率地区大幅减少,分布状态由"连片"分布向"点状"分布于东部和西部地区转换;低效率地区以中部地区为中心向东部和西部地区扩张;耕地利用效率呈现出严重的"两级分化"特征。从改进途径来看,中国耕地利用效率的改进潜力主要在减少耕地利用投入冗余和降低非期望产出两个方面。
关 键 词:耕地 利用效率 面源污染 碳排放 时空分异
分 类 号:F30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