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查干凹陷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相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 EI收录)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n poroper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fan-delta facies in Chagan Depression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魏巍[1,2] 朱筱敏[1,2] 谈明轩[1,2] 国殿斌[3] 苏惠[3] 赵其磊[3] 蒋飞虎[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3]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出  处:《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基  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2;2011ZX05009-002)

年  份:2015

卷  号:36

期  号:3

起止页码:447-45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EI、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OPU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为了阐明查干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影响,应用岩心、薄片及储层分析资料,通过储层岩石学特征、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分析,表明下白垩统扇三角洲砂体由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构成,具有低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和高胶结物含量的"两低一高"特征,为近源、快速堆积成因。储层物性整体较致密,属于特低孔-特低渗透型(孔隙度平均为6.3%,渗透率平均为7.78×10-3μm^2),发育细-微喉,储集空间以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主要受控于碎屑粒径、压实程度、碳酸盐含量及有机酸来源。有利储层主要分布于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砾)岩中,其次是席状砂和河口坝沉积的细砂岩。纵向上,次生孔隙发育带发育在2 100-2 800 m,对应有机质成熟阶段,释放大量的有机酸对砂岩长石颗粒和碳酸盐胶结物发生强烈溶蚀,扩大粒间和粒内孔隙,有效改善储层质量。因此,优势沉积微相、强溶蚀带及次生孔隙发育带是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

关 键 词:储层物性 成岩作用 扇三角洲 下白垩统,查干凹陷  

分 类 号:TE122.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