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调控从非手性双钯(Ⅱ)和双铂(Ⅱ)配位组装中心同非手性蒽基吡唑配体组装的配位分子角的超分子手性构筑(英文)
Tuning Supramolecular Chiral Architecture of Molecular Corners from Achiral Dipalladium(Ⅱ) and Diplatinum(Ⅱ) Complexes with Achiral Anthracyl Pyrazole Ligan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自组装化学实验室,北京100872 [2]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绿色催化与分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24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91127039,21471011)资助项目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7
起止页码:1278-128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IC、JST、RCCSE、RSC、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4-(4-(9-蒽基)苯基)-3,5-二甲基-吡唑配体(L)与不同的双金属组装单元合成了一类新颖的配位分子角[M2L2]([(bpy)Pd]2L2,1;[(dmbpy)Pd]2L2,2;[(phen)Pd]2L2,3;[(ppy)Pt]2L2,4,其中bpy=2,2′-联吡啶,dmbpy=4,4′-二甲基-2,2′-联吡啶,phen=1,10-菲咯啉,ppy=2-苯基吡啶)。结果表明这类配位分子角是通过金属-金属成键作用与吡唑基团自发去质子的协同作用自组装形成。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1H和13C NMR,ESI-MS和荧光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1~3的结构进行了测定。同时,电中性的有机金属分子角[(ppy)Pt]2L2(4)的结构也通过1H和13C NMR,质谱和荧光光谱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运用不同的非手性双金属组装中心同非手性配体L,自组装得到的3个非手性配位分子角的晶体结构差别很大,特别是由[(phen)Pd]2组装中心形成的配位分子角3结晶得到了超分子手性构筑。
关 键 词:分子角 钯(Ⅱ) 铂(Ⅱ) 超分子手性 金属-金属成键
分 类 号:O621.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