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云南省中缅边境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调查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valence of dengue fever in the port of Menglian,Yunnan Province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鱼爱水[1] 罗燕[1] 杨永慧[1] 岩罕章[1] 周红宁[2]

机构地区:[1]孟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孟连665800 [2]云南省虫媒传染病防控研究重点实验室(筹建),云南省虫媒病毒研究中心,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云南普洱665000

出  处:《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960327,30660160,81160357);云南跨境疟疾/登革热联防联控试点合作项目(No.201302)

年  份:2015

卷  号:10

期  号:5

起止页码:442-445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B、CSCD、CSCD_E2015_2016、JST、RCCSE、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了解云南孟连口岸登革热流行状况,为边境登革热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孟连口岸及其对应的缅甸居民健康人群血清登革热病毒IgG抗体,采用登革热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疑似登革热病人血清IgG和IgM抗体,采用定时、定点方法调查登革热媒介成蚊密度和幼虫指数。结果 2011年共采集中国居民健康人群血清202份,其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3份,阳性率1.49%;缅甸口岸采集缅甸居民血清113份,登革热病毒IgG阳性13份,阳性率12.62%。2008-2014年在孟连口岸共监测跨境缅甸居民和本国居民疑似登革热病例518人,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2例,阳性率为2.32%,均为中国居民到缅甸边境地区伐木或淘金人群;IgG阳性30例,阳性率为5.79%,其中18名为缅甸居民,12名中国居民。共监测孟连口岸本地未有出入缅甸史居民175人,登革热病毒IgM和IgG均为阴性;共捕获8种7 203只蚊虫,其中白纹伊蚊为当地口岸优势蚊种,占捕获蚊虫总数的69.17%,密度高峰期为7月;共监测5 837个容器,阳性容器232个,其中6-10月伊蚊幼虫平均布雷图指数(BI)分别为20、29.5、24.5、14.5、9.31,容器指数(CI)分别为4.05、5.46、4.85、3.11、2.46,房屋指数(HI)分别为16.36、19.09、16.82、12.76、7.24,千人指数分别为42.64、63.35、52.63、30.02、19.49;未发现埃及伊蚊成蚊和幼虫。结论与孟连县接壤的缅甸边境地区登革热流行程度高,孟连口岸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疫情隐患,应加强口岸登革热疑似病例和媒介的监测。

关 键 词:登革热 白纹伊蚊 监测  中缅边境

分 类 号:R512.8]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