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2001—2010年洞庭湖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综合评价与变化分析    

Ecosystem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hange analysis of Dongting Lake in 2001—2010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陈强[1,2] 陈云浩[1,2] 王萌杰[1,2] 蒋卫国[2,3] 侯鹏[4] 李营[4]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2]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3]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4]中国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北京100094

出  处:《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42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318)

年  份:2015

卷  号:35

期  号:13

起止页码:4347-435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生态系统质量能够反映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是表征生态环境质量和服务功能的重要指标。在生态系统质量的理论框架指导下,结合GIS综合指数法,利用遥感数据和土地覆被数据,对2001—2010年洞庭湖区域各生态系统类型进行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和变化分析。以NPP年均值和变异系数构建生态系统生产能力指数(EPI)和稳定性指数(ESI),结合PSR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系统承载力指数(EBCI),并基于熵值权重法,构建生态系统质量遥感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稳定性和承载力三方面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分数达到59.81(总分100),而且在三项指数评价中,各指数均值分别为72.79、52.21和71.86,可见洞庭湖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略差。三项指数在2001—2010年期间变化表现不同,EPI和EBCI分别下降8.85%和9.11%,ESI小幅度上升3.09%;整体生态系统质量在2001—2010年呈现逐年降低趋势,下降5.97%,平均变化率为-0.508/年。针对各生态系统类型的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质量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最低,同时在这十年间,湿地生态系统质量下降最明显,降幅达12.97%,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变化较小,降幅只有2.26%。

关 键 词:生态系统质量  综合指数法 熵值权重法  洞庭湖 遥感变化分析  

分 类 号:X826]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