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    

Genetic Dissection of Grain Chalkiness in Indica Mini-core Germplasm Using Genome-wide Association Method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邱先进[1,2] 袁志华[1] 陈凯[3] 杜斌[1] 何文静[1] 杨隆维[1,2] 徐建龙[3,4] 邢丹英[1,2] 吕文恺[1]

机构地区:[1]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2]主要粮食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技术中心,湖北荆州434025 [3]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广东深圳518120 [4]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作物学报》

基  金:湖北省科技支持计划项目(2013BBB23);长江大学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项目(2015);全球水稻科学伙伴协作计划"水稻适应性与产量表型组学"项目(DRPC2012);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4lzjj04);主要粮食作物产业化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2015MS008);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资金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41

期  号:7

起止页码:1007-10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BSCO、FSTA、IC、J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利用272份全球籼稻微核心种质的重测序SNP基因型,对海南三亚、广东深圳、浙江杭州和湖北荆州4个地点收集到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采用TASSEL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解析籼稻垩白的遗传基础和挖掘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优异等位基因。结果表明,依据SNP数据,可将籼稻微核心种质分成3个亚群。4个地点分别检测到42个和44个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著关联的位点,位于全部12条染色体上。2个性状分别有21个和19个位点在2个以上环境下同时被检测到,这些位点中有12个位点同时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11个位点附近都有已克隆的水稻品质相关基因。其中,第5染色体3.3~5.3 Mb区间在4个地点都被检测到与垩白粒率显著关联,以杭州点对垩白粒率的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1689;第12染色体的17.5~18.0 Mb区间在三亚和杭州都被检测到与垩白度显著关联,以三亚点的垩白度贡献最大,优异等位基因载体品种为IRGC122285。这些位点和品种资源可作水稻外观品质分子改良的重要基因和品种资源。

关 键 词:水稻 垩白  关联分析  SNP标记 连锁不平衡  

分 类 号:S511.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