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非对称溢出效应——基于VAR-GJR-MGARCH-BEKK模型的经验证据    

The Asymmetric Spillover Effect between the Onshore and Offshore RMB Exchange Rate——Empirical Evidence from VAR-GJR-MGARCH-BEKK Model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阙澄宇[1] 马斌[1]

机构地区:[1]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出  处:《国际金融研究》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人民币离岸市场对国内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动态影响研究"(13YJA790093);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下的国际金融治理机制重建及我国应对策略"(12SFB4007);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治理问题研究"(L13AGJ002);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全球金融治理与区域经济合作"(WT2014008);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XKRC-201411)的资助

年  份:2015

期  号:7

起止页码:21-32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SKJJZZ、ZGKJHX、核心刊

摘  要:本文采用VAR-GJR-MGARCH-BEKK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即期与远期汇率间的均值溢出效应、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结果表明:(1)无论是在岸与离岸即期汇率、远期汇率,还是即期汇率之间、远期汇率之间,以及即期与远期汇率之间,其波动均表现出一定的非对称效应;(2)在岸与离岸市场上不同交易期限合约汇率之间也表现出一定的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且除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即期汇率的均值溢出效应大于后者对前者的溢出效应外,其他各交易期限汇率之间的均值溢出效应均表现为离岸汇率大于在岸汇率;(3)综合考察在岸与离岸汇率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和非对称效应,发现离岸汇率波动对在岸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因此,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在岸与离岸市场上不同交易期限合约汇率间的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效应,尤其应注意非对称效应对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放大作用。

关 键 词:非对称  均值溢出  波动溢出  人民币汇率 离岸市场

分 类 号:F831[金融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