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黑土区基准坡长和LS算法对地形因子的影响 ( EI收录)
Effects of both slope length of standard plot and algorithms of LS on calculated values of topography factor(LS) in black soil areas in Northeast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地理系,青岛266071 [2]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3]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北京100875 [4]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青岛26607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3094);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基金(2013A002)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3
起止页码:166-17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B、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1400700154)、FSTA、IC、JST、PROQUEST、RCCSE、SCOPUS、ZGKJHX、核心刊
摘 要:该文结合小区实测坡长资料及Mc Cool数据,对地形因子算法中涉及的基准坡长影响和不同算法计算值的特征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在坡长较小的情况下,20和22.13 m基准坡长计算得到的坡长因子相差不大,但随着坡度增加,在坡长指数的复合影响下,两者的差异渐趋增大。理论分析表明,坡长指数采用与坡度相关的变值更为合理。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发现,修正版通用土壤侵蚀模型(RUSLE)算法中的坡长因子与其更为接近,结合与Mc Cool数据的对比分析表明,研究区坡长指数更适合细沟和细沟间侵蚀比率中等的情形,或者采用RUSLE模型算法计算得到。同时研究发现,张宪奎算法、Moore算法、Desmet算法和B?hner算法计算得到的LS因子值都要比参照值小,而且4种算法与参照值的接近程度依次降低。空间分布特征而言,栅格累计算法总体较为破碎,并在平直坡面出现较多平行分布条带,而含有面积指标的其他3种算法则总体呈现光滑连续特性,但有无数据区域的存在。该结果对于研究区土壤侵蚀模型地形因子算法选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土壤 算法 侵蚀 地形因子 土壤侵蚀模型 特征评价
分 类 号:S157]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