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利用塑性5ε_t与中性层偏移的二辊矫直辊型设计方法 ( EI收录)
Design Method of Roller Shape for Bar Two-Roll Straightener Based on Plastic 5ε_t and Neutral Layer Offset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机构地区:[1]太原科技大学山西省冶金设备设计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太原030024 [2]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长春130000 [3]石家庄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一轧厂,石家庄050031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416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2M520677);山西省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130321010-03);山西省高校青年学术带头人计划资助项目(TYAL);太原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20134021)
年 份:2015
卷 号:49
期 号:7
起止页码:72-81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AS、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3801299452)、IC、INSPEC、JST、MR、RCCSE、SCOPUS、ZGKJHX、ZMATH、核心刊
摘 要:为了提高棒材二辊矫直机的矫直精度,依据棒材矫直工艺特点和矫直辊磨损区域分析,提出了"凹三凸二"的矫直辊组合形式及辊型设计方法。在辊型设计过程中,根据棒材矫直的实际变形规律,提出了塑性5εt矫直应力应变拟合原则,更加准确地描述了棒材矫直变形的应力应变关系;结合微元法对矫直棒材内部金属的受力状态及中性层偏移进行分析,推导出了含有硬化系数与中性层偏移的新弯矩比公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矫直力与辊面磨损关系以及残余应力和弹性芯对隐患挠度影响的综合分析,精确给出了矫直不同规格棒材时辊腰段的反弯曲率比范围,从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辊面磨损,克服因残余应力回复而导致矫直质量不稳定的缺陷。基于上述理论和方法,给出了具体设计实例,并对矫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给出了矫直过程中影响棒材矫后精度的各参量状态。结果表明:设计辊型的残余直线度为0.64mm/m,隐患挠度为0.202 4mm/m,预测弹复后直线度小于0.85mm/m,从而显著提高了棒材的矫后精度及其稳定性,同时也验证了该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关 键 词:二辊矫直机 5εt拟合原则 中性层偏移 弹性芯 数值模拟
分 类 号:TG333.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