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内蒙古柠条和山杏单株生物量模型研建    

Establishment of Individual Biomass Equations for Caragana korshinskii and Armeniaca sibirica in Inner Mongoli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曾伟生[1] 白锦贤[2] 宋连城[3] 赵学军[4] 王雪军[1] 邢利军[4] 张振荣[5]

机构地区:[1]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 [2]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3]内蒙古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4]内蒙古林业监测规划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5]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驻呼和浩特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出  处:《林业科学研究》

基  金:国家林业局财政预算项目"森林资源清查与动态监测"(2030208)

年  份:2015

卷  号:28

期  号:3

起止页码:311-316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SA、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GEOBASE、IC、JST、PROQUEST、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目的】针对现有灌木生物量模型存在的分量与总量、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不相容等问题,探索利用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灌木林相容性生物量模型。【方法】以内蒙古自治区的2种常见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山杏(Armeniaca sibirica)为研究对象,基于大样本的生物量实测数据,利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建立了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其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结果】表明:基于植冠面积和丛生枝个数(或植株高度)的地上生物量模型,其确定系数能达到0.67以上,但地下生物量模型的确定系数要低些,其中山杏仅0.36;2种灌木的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模型的平均预估精度均能达到80%以上,全株生物量的平均预估精度,山杏能达到86%以上,柠条能达到92%以上。【结论】对于无明显主干的丛生状灌木,不论是地上生物量还是地下生物量,植冠面积是首要的相关因子,其次才是丛生枝个数和植株高度;利用非线性误差变量联立方程组方法,能有效解决不同生物量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同步建立地上生物量模型及其相容的地下生物量模型和根茎比模型;所建模型完全可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相应灌木林的生物量估计。

关 键 词: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根茎比 相容性 预估精度  柠条 山杏

分 类 号:S718.55[林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