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碑刻媒介的文化记忆与传播方式——以嵩山武则天碑刻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汪鹏[1]

机构地区:[1]郑州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出  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  份:2015

卷  号:48

期  号:3

起止页码:169-174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CSSCI、CSSCI2014_2016、NSSD、RCCSE、RWSKHX、核心刊

摘  要:碑刻作为中国古代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在中国文化传播史上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碑刻对文化的传播通过文化记忆来实现,这个过程包括记忆的编码、存储和重构。在中国古代传播中,传播者优先选择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特定传播目的和需要的媒介来进行讯息的编码。重构则充当了储存器、发酵器、放大器的作用,可以使碑刻承载的文化讯息完成传播、增殖和积淀,从而使文化得以延续。

关 键 词:碑刻 文化记忆 传播  武则天

分 类 号:G206.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