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长期施肥对稻田土壤细菌、古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Effects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bacterial and archaeal divers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within subtropical red paddy soil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袁红朝[1,2] 吴昊[2,3] 葛体达[1,2] 李科林[3] 吴金水[1] 王久荣[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5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3]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长沙430000

出  处:《应用生态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275;41090283);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仪器功能开发项目(Y323018010)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6

期  号:6

起止页码:1807-1813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GEOBASE、IC、JST、PUBMED、RCCSE、SCOPUS、WOS、ZGKJHX、ZR、核心刊

摘  要:稻田土壤是"迷失碳"的重要吸纳场所之一,也是温室气体(CH4和N2O等)的重要排放源.大气温室气体的动态变化与土壤碳氮转化的微生物过程紧密相关.以湖南桃江国家级稻田肥力变化长期定位试验点为平台,采用PCR-克隆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秸秆还田(NPKS)3种长期施肥制度(〉25 a)对稻田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及数量的影响.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文库分析结果表明:稻田土壤细菌主要类群为变形菌、酸杆菌、绿弯菌,而古菌主要为泉古菌和广古菌.长期施肥导致土壤细菌和古菌种群结构产生明显差异,与CK相比,NPK和NPKS处理稻田土壤的变形菌、酸杆菌和泉古菌相对丰度增加.LIBSHUFF软件分析结果也表明,16S rRNA基因文库在CK、NPK及NPKS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3种施肥处理的稻田土壤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为每克干土0.58×1010~1.06×1010个,古菌为每克干土1.16×106~1.72×106个.施肥(NPK和NPKS)后,细菌和古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增加,且NPKS〉NPK.说明长期施肥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数量.

关 键 词:稻田土壤 施肥 细菌  古菌 多样性

分 类 号:S154.3]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