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我国4种红茶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Four Kinds of Black Tea from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廉明[1] 吕世懂[1,2] 吴远双[1] 周降生[1] 王晨[1] 孟庆雄[1]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昆明650500 [2]昆明市粮油饲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昆明650118

出  处:《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228);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4Y089)资助

年  份:2015

卷  号:23

期  号:3

起止页码:301-30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JST、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为了解我国4种名优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异同,采用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滇红、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红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90种,滇红茶中主要是芳樟醇、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水杨酸甲酯、2-戊基呋喃和橙花叔醇,祁红中主要是十六碳酸、植酮、香叶醇、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植醇和蒽等,正山小种中主要是植酮、香叶醇、β-紫罗酮、二氢猕猴桃内酯、咖啡因和芳樟醇氧化物,而金骏眉中主要是香叶醇、咖啡因、芳樟醇氧化物、β-紫罗酮、苯乙醇、橙花叔醇和植醇;他们共同成分有苯甲醛、苯乙醛、芳樟醇氧化物、芳樟醇、香叶醇、α-紫罗酮、β-紫罗酮、植醇等。4种红茶在挥发性组成及含量上差异较大,共有成分仅32种;醇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其中滇红茶中醇类化合物含量高达69.08%;而祁红、正山小种和金骏眉中酮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同化合物之间比例和阈值的不同,形成了4种红茶各自独特的香气特征。

关 键 词:红茶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分 类 号:TS272.52]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