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长7致密油赋存空间  ( EI收录)  

Tight oil occurrence space of Triassic Chang 7 Member in Northern Shaanxi Area, Ordos Basin, NW China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李海波[1,2,3] 郭和坤[1,3] 杨正明[1,3] 王学武[1,3]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学院 [3]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出  处:《石油勘探与开发》

基  金: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13-006)

年  份:2015

卷  号:42

期  号:3

起止页码:396-40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AJ、BDHX、BDHX2014、CAS、CSA-PROQEUST、CSCD、CSCD2015_2016、EI(收录号:20152701006104)、GEOREFPREVIEWDATABASE、IC、JST、PA、RCCSE、SCI-EXPANDED(收录号:WOS:000356882500019)、SCI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致密油储集层密闭取心岩样,进行低温吸附、气驱水高速离心和核磁共振实验分析,定量研究致密油储集层原油赋存空间。岩心2.76 MPa离心力离心后毛细管束缚水T2(横向弛豫时间)谱与低温吸附实验得到的50 nm以下微孔隙分布均主要反映孔径小于50 nm的孔喉,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对比两者分布可计算将横向弛豫时间转换为孔喉半径的转换系数C,研究区15块岩心C平均值为5.80 nm/ms。将C值应用于密闭取心岩样核磁共振油相T2谱,得到研究区油相赋存最大孔隙半径为363~8 587 nm,平均3 195 nm,平均孔隙半径为50~316 nm,平均166 nm,主要孔隙半径为97~535 nm,平均288 nm,致密油主要赋存于纳米级孔隙内。

关 键 词:致密油  原油赋存空间  核磁共振实验  高速离心实验  低温吸附实验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分 类 号:TE122.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