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Effect of baicalein on brain injury induced by 6-hydroxydopamine at different sites in rat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何国荣[1] 穆鑫[1] 李晓秀[1] 王月华[1] 方莲花[1] 孙岚[1] 吕扬[2,3] 杜冠华[1,3]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物靶点研究与新药筛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晶型药物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50

出  处:《中国药理学通报》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No2013ZX09102106;2013ZX09508104;2012ZX09301002001001;2013ZX09103001-008;2012ZX09103101-07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473383)

年  份:2015

卷  号:31

期  号:5

起止页码:623-630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JST、RCCSE、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目的观察百可利对6-羟多巴胺(6-OHDA)内侧前脑束(MFB)和纹状体尾壳核(CPu)两个不同注射位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两个注射位点模型分别记为:MFB-M,CPu-M。方法运用6-OHDA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左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记录大鼠后肢肌电(EMG)信号频率观察肌肉震颤;测定大鼠自主活动;电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H)、OX-42表达;观察神经元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给药3周后,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行为改变趋势一致,百可利在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动物上药效表现不同,在CPu-M组可明显提高PD大鼠自主活动数(P<0.05)。EMG信号分析显示,在MFB-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55%;在CPu-M组,给予百可利,肌电频率降低60%。EMG时效研究表明,在CPu-M组,百可利药效持续420 min以上。纹状体递质水平显示,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DA递质水平差异很大,在CPu-M组,百可利能够明显升高DA水平(P<0.05)。两个注射位点的模型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趋势一致,在CPu-M组,百可利有更明显神经元保护作用(P<0.05),在MFB-M组,百可利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作用更强(P<0.01)。结论不同注射位点制备的PD模型能够反映不同时期PD的病理变化,百可利可通过抑制炎性介质生成和释放、保护残存神经元、恢复神经元功能等机制改善PD不同发病时期模型动物的行为学症状。

关 键 词:百可利  帕金森病 6-羟多巴胺 黑质纹状体通路  内侧前脑束  纹状体尾壳核  神经保护  

分 类 号:R-332] R322.81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