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期刊文章详细信息

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的穿山龙对大鼠外周系统潜在干预作用的研究    

Study on potential effect of Dioscorea nipponica in intervening peripheral system of rats based on metabonomic analysis

  

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作  者:张帅男[1] 李煦照[1] 王宇[1] 于栋华[1] 卢芳[1] 刘树民[1,2]

机构地区:[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毒理学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处:《中国中药杂志》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618);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储备项目(2012G0340-00;GC12C107);黑龙江省博士后项目(LBHZ1319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3bs05)

年  份:2015

卷  号:40

期  号:10

起止页码:2019-2029

语  种:中文

收录情况:BDHX、BDHX2014、BIOSISPREVIEWS、CAB、CAS、CSCD、CSCD2015_2016、EMBASE、IC、IPA、JST、PUBMED、RCCSE、RSC、SCOPUS、WOS、ZGKJHX、核心刊

摘  要: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研究穿山龙对大鼠外周系统的潜在干预作用。穿山龙在外周系统中潜在干预靶点的识别有利于其安全的运用及治疗潜能的开发。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及穿山龙组,每组10只。穿山龙组灌胃穿山龙提取物,剂量为80 mg·kg-1(相当于人类的生药量15 g),每日1次,连续5 d。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5 d。最后一次给药的24 h后,从每只大鼠中收集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组织及血清样本。基于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联用仪的代谢组学被用于探讨穿山龙对大鼠外周系统的干预作用。大鼠给予穿山龙后,分别在心脏组织中鉴别出5个受调节的代谢物,肝脏组织中6个,脾脏组织中5个,肺脏组织中3个,肾脏组织中5个及在血清样本中6个,被认为是穿山龙的潜在干预靶点。穿山龙对其中一些内源性代谢物的调节作用有利于外周系统的保护,然而,也有一些内源性代谢物对外周系统却产生了潜在的毒性。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保护性及毒性共存于穿山龙对外周系统的作用中,这些结果将有可能成为其安全运用的实用性指南,并有利于其运用范围的扩大。

关 键 词:穿山龙 代谢组学 外周系统  保护作用  潜在毒性作用  

分 类 号:R285.5[中药学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渝B2-20050021-7
 渝公网安备 50019002500408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